工作艺术|结构化思维
什么是结构化思维
结构化思维,即金字塔原理。
用结构化思维解决产品问题
目标:首先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?先清晰了解目标后再动手解决问题,战线拉得越长,越要经常回头看目标,如果路的方向走错了,停下脚步就是进步。
角色:参与的角色都有哪些?很多人可能喜欢把这个环节定义为“用户”,但用户的定义太狭隘。
我们在做产品设计时,考虑到的角度不仅限于用户,还有参与的商家,系统计算等,用户只是其中一个参与角色(即角色不等于用户)。
场景:基于对“角色”的定义,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下演绎出不同的需求。
问题:不同类型的用户,在不同的场景下,会有不同的问题,对症下药,是进行用户和场景划分的最主要原因。
解决方案:解决方案,是针对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解决方案,要视情况而定。
当按照上面的方法拆解用户角色和场景、问题、解决方案后,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如众多解决方案。
方案过滤器:经过以上步骤得出众多解决方案后,再经过方案过滤器筛选掉其余方案,剩下的就是最终方案。
频率,该方案解决的问题发生的频率有多高
覆盖面,该方案解决的问题能覆盖的用户有多少
资源,该方案需要多少资源?这些资源能争取到么?需要跟哪些部门配合?
成本,该方案需要多少钱,时间,精力?
投入产出比,该方案的投入产出如何?哪种方案性价比最高?
如何养成结构化思维?
1.先考虑大体结构,再考虑细枝末节。系统化思考的关键点在于根据目标,推导出大体结构。比如在写文章的时候,先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(用结构化思维解决产品问题);文章结构怎么布局观众才会喜欢,印象才会深刻(举例,文字+图片),哪种方式表达用户才能理解(先解释概念,结构化解决产品问题的模型,如何养成结构化思维)。最后,才会考虑到每一个小节要怎么描述才具有逻辑性、连贯。
2.结构化的两个因素,分类、层级:既考虑整个结构,又考虑每个类别、层级之间的关系。做一道菜,你能想到怎么做,我们大多数人想的是买菜-洗菜-炒菜,费朗·亚德里亚,排名世界第一的主厨,在《厨神的家常菜》一书中,他明确地告诉你,要做一个好的厨师,至少要做好四个层级:
层级一:食材
层级二:酱汁和高汤
层级三:菜的单品
层级四:菜单的设计
比如菜单的设计,他每年会研发5000道新的菜品,然后淘汰其中大部分的菜品,剩下一小部分,组成一个菜单。总之,他是用一个系统的观点去设计这个菜单的。
再比如酱汁。为了上菜快,让顾客减少等待时间,一个很重要的方法,就是你事先可以做好足够多样的酱汁,而且,酱汁是对厨艺信息的一种封装,别人无法复制。
看到更多的系统层级,并且清楚区分各个层级的逻辑关系,会在工作当中让人事半功倍。
(稿件来自:信息技术部王阳)